看罢孟河医派今天给您讲讲民国时期“金陵医派”的故事

2024-05-30 19:52

  民国时期,我国国难当头,时局动荡,中西文化在动荡中交融,传统被撕裂,变革一触即发。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在这样的局势下面临内忧外患,举步维艰。大环境的不景气,对西方医学文化的盲崇,各地中医发展都陷入了困境,却有一处风景独好,那就是金陵古都——南京。

  民国时期(1911—1949),西学东渐,西方文化冲击之下,人们视西医为科学,视中医为糟粕,更有北洋政府不辨是非的“漏列”,对于中医的发展打击十分巨大。

  金陵地区中医氛围依旧浓厚,民国初年,作为首都的南京就已开始推行医药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,许多举措都涉及中医,加之百姓需求量大。在这样的大环境滋润下,南京地区的中医执业者甚多,中医教育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,中药店鳞次栉比,中医发展反而呈现一派热闹之景。

  提及“医派”,这实际上是一个文绉绉的词,最早出自纪晓岚的“医之门户分于金元”,后世开始给医家、医学分派划别,说到底还是后人闲谈,反而局促了些。

  金陵医派是民国时期,兴起于南京地区的颇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流派,与孟河医派、吴门医派性质相同。当时的金陵医派,多数都是儒医(文人行医)和世医(行医世家),在传承过程中,视野反而更开阔了一些,师古而不泥古,能够主动吸收其它学派的优秀之处。正是因为金陵医派的这样特性,加之南京城固有的中医人文与理论基础,能够快速的在南京地区兴起。在金陵医派的观念中,行医者最重要的是“医以活人,非以利术”,他们统一的追求就是治病救人,泽被苍生。

  1925年,南京城瘟疫肆虐,许多西医都束手无策之时,以张简斋等为代表的中医学者认真寻方治病,扛起挽救危局的重任。

  提及民国时期的中医发展,全国普遍对于中医的轻视,也同样影响到南京城。故事还是要从1929年那场中医学界的浩劫讲起:那时候,余云岫等人提出“废止旧医”的议案,掀起了中医药行业奋起抗争的高潮,实际上在此之前,西医引入,成为潮流,对中医的不信任到厌弃,早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形成了“废医存药”的观念。

  “废止旧医案”从南京提出,而南京城也成为全国医界同仁反对“废止旧医案”的前沿阵地。

  当时的金陵医派,处于风口浪尖,主动承担起捍卫中医的时代大旗,以张简斋、张栋梁、随翰英、杨伯雄等“金陵四大家”为代表的金陵医派,积极参与到捍卫中医的中,奔走疾呼,坚决抵抗。

  当时金陵医派的反抗,取得了诸多成绩,主要体现在:中医行医资格认定方面的医政管理办法;在对“废止旧医案”所进行坚决抗争中,确立了317国医节,南京国医传习所、中国国医馆等;投资创办《国医杂志》等;在教育方面,也极大的促成了中医教育在南京的发展。在这一时期,随着金陵医派的发展壮大,许多中医名流涌现,壮大了捍卫中医的力量。

  在抵抗“废止旧医案”的过程中,南京城的“金陵医派”绽放了自己的独特光彩,在历史中被铭记。金陵医派诸家,熟读医术,又不拘泥于此,推陈出新,让中医大放异彩,抵消流言,随着时艰加剧,即使流离辗转于他处(张简斋到了重庆),也依然坚守医道,普济苍生。

  南京城的良好风气,也使得诸多中医执业人慕名而来,无论是游方郎中,还是名派名医,都纷纷前来,诸多药店也在此设立。1929年,在南京三山街中华路31号,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店——京都乐家老铺南京分号正式开业;同年,在白下路31号,“南京同仁堂支号”成立。六年后,“南京同仁堂支店”开入南京的中央商场(1936年1月正式营业)。短短几年,南京同仁堂在南京的兴起,需要感恩金陵宝地对中医药的滋养守护,为中医发展提供的这片沃土。

  振兴中医药,南京同仁堂仍然在路上;南京城的故事,我们未完待续……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诗话师古派释惠洪诗海泛舟凯发注册ag2969诗集传序释怀素诗话总龟诗古微序史记

地址: 客服热线:(服务时间9:00-18:00) QQ:

Copyright © 2002-2017 DEDECMS.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